所得税费用计算典型案例
- 作者:admin 发布:2024-09-01 查看:
1、个人所得税退税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上一年度纳税了、收入不足六万元等条件,对于那些收入超过六万元的纳税主体,受到孩子教育、个人继续教育以及放贷等问题,也是可能会有需要被退回来的税额的。 2、个人所得税一般可以在重复交纳税费、以及还有因错用了税率而多交的情形、再者还有错用了税种等这种原因都是可以申请退还自己的个税,但在退税时就要注明清楚退税的原因,才会依法的办理。 3、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人就能退个人所得税:第纳税人的综合收入不足6万元,且平时缴纳个人税务;第纳税人的收入为劳务报酬稿酬所得,需要满足每年的预扣,预缴高出全年所得适用税率条件;第纳税人满足附加扣除条件,预缴税款没有扣除。 4、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退税需要满足的条件如下:上年度综合所得全年收入额不足6万,但平时预缴个人所得税的。上年度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扣除的。因年中就业、退职或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导致前后税收优惠政策不一致。 5、种情况可申请退税综合所得全年收入额不足6万,但平时预缴个人所得税的。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扣除的。因年中就业、退职或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导致前后税收优惠政策不一致。 6、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退税需要满足的条件如下:上年度综合所得全年收入额不足6万,但平时预缴个人所得税的。2上年度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扣除的。因年中就业、退职或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导致前后税收优惠政策不一致。 年金险收益不需要交税,根据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保险赔款免纳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保险赔偿款都不用交税。例如意外伤残保险金、身故保险金、住院津贴保险金、重大疾病保险金、住院医疗保险金、防癌险给付等等归属于保险赔款,诸如都是可以免除个人所得税的。 企业年金需要缴税,只有在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部分出现特殊情况才不用交税。根据通知规定,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部分计入职工个人账户时,当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与计入个人年金账户的企业缴费之和未超过个税费用扣除标准的,不征收个税。 年金险在领取的时候是不用交税的。年金险是以生命为标的,领取年金都是看生命到达某个年龄开始领取的。保险是特殊的金融工具,以抗风险为前提,抗疾病,残疾,身故、养老等风险问题,不涉及个人劳动所得,所以不需要交税。 年金险的收益是不需要交税的。这件事情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上是有明文规定的。保险的赔款是可以免税的,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不只是年金险的收益不用交税,保险产品的赔付都是不需要交税的,包括但不限于身故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等等。 如果大家是在退休以后选择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那在领取的时候是需要交税的。从14年开始,企业年金领取就已经开始实行个人所得税纳税政策了。所以大家如果申请一次性领取的话那么年轻总额就会当成一个月的工资,按照薪金所得来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要交的税并不低。 企业年金领取时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国家相关法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如果选择按月领取年金,那么领取的全额将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适用税率进行计税。 合并报表确认的投资收益不考虑所得税影响。(答案中的单位金额为万元)\x0d\x0a正确答案\x0d\x0a(1)编制甲公司2010年和2011年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至2011年末未对外销售。(4)该合并采用应税合并,各个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在合并会计报表层面出现的暂时性差异均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条件。合并报表确认的投资收益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那么P公司在一定会在其账上确认对S公司的股权投资,同时S公司在自己的账上也会确认接受P公司的投资。P公司和S公司各自的账务处理如下:以上是P公司和S公司在其各自的账上的处理。但是,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时候,我们将P和S视为一个报告主体,也就是说,我们要有局外观。 递延:传递、延迟的意思。所得税: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负债:需要偿还资产:未来会归还的一句话,因为某些原因,我们多缴税了,未来是可以冲抵回来的,就属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反之,某些原因,实际交的税的比我们上缴的税少了,未来我们需要补交的,就属于递延所得税负债。 计税基础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1)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就是以后多缴税(1)递延所得税资产属于资产类科目,列于资产负债表中非流动资产项目下。资产的帐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和负债的帐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便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即产生抵延所得税资产。 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具体分析如下: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相乘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计算方法如下: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根据应税暂时性差异计算的未来期间应付所得税的金额。 购置成本2000000元,年末市价2600000元。当年未发生派发红利等事项。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26400000元,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余额0元。除上述事项之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另,该企业预计未来很可能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个人所得税什么情况下才会退税?
年金应不应该交税
合并财务报表的完整详细案例解析(最好带数据分析)
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_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核算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