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残保金计算公式(残保金征收标准及依据)

  • 作者:admin 发布:2024-01-23 查看:

  残保金,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我国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而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障资金。根据相关规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需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如果未达到规定比例,就需要缴纳残保金。那么,残保金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何征收,又有哪些依据呢?

  一、残保金计算公式及征收标准

  1. 计算公式

  保障金年缴纳额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 × 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 - 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2. 征收标准

  各地区的残保金征收标准存在差异,一般根据所在地政府制定的相关规定执行。例如,山东省济南市规定,保障金年缴纳额为(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 × 1.5% - 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二、残保金征收依据

  1. 法律法规

  根据《残疾人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需缴纳残保金。

  2. 政策文件

  各级政府制定的关于残保金征收管理的政策文件,如国家税务总局和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等。

  3. 地方性规定

  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残保金征收管理规定,如四川省成都市规定,保障金月应缴额为(上年用人单位月在职职工人数 × 1.6% - 上年用人单位当月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

  三、注意事项

  1. 企业应按照所在地政府制定的相关规定,合理安排残疾人就业,以免面临缴纳残保金的压力。

  2. 企业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时了解最新的残保金征收标准和依据。

  3. 企业应妥善保存与残疾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支付工资凭证等相关材料,以备查验。

  总之,残保金计算公式、征收标准和依据因地区而异,企业和个人需按照所在地政府制定的相关规定执行。合理安排残疾人就业,既有助于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也能降低企业缴纳残保金的负担。希望大家能够充分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共同为残疾人事业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